數字文化產業迎來新機遇
近年來,數字文化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網友對此很關注。據光明網數據新聞工作室統計,近兩周以來,網上相關討論近1.2萬條。
第十一屆中國西部動漫文化節將于國慶期間亮相重慶
2019第十一屆中國西部動漫文化節將于10月2日至5日在重慶(南坪)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屆動漫文化節吸引了國內外上百家企業參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面改版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6日全面啟動改版工作,《故事里的中國》《正點財經》《一堂好課》《中國地名大會》《百家說故事》等200余檔新節目將陸續亮相。
恭王府要“變身”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恭王府兩個月內接待了140萬觀眾,相比往年增加了25%,日均接待量3萬余人次,最高時達到4.5萬人次,一度達到或超過景區最大觀眾承載量。
聚焦現實題材 兒童劇創作不缺位
中國兒藝堅持主題創作,希望通過這兩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重點創作劇目,把革命精神和民族情懷傳遞給當代少年兒童。
國慶前多地景區門票宣布降價 “十一”你去哪打卡
國慶假期馬上來臨,全國一大波景區迎來門票降價潮。山東、江西、湖南、浙江、青海等多地景區宣布下調門票價格。
濟南泥塑兔子王:希望將手藝傳承下去
近日在山東濟南舉辦的文博會上,一位做泥塑兔子王的師傅受到了不少關注。這位師傅名叫周秉生,是家中“周氏兔子王”的第四代傳人,目前已經做了30多年。
《又見平遙》開啟實名制購票 系全國文旅行業首家
《又見平遙》宣布將于2019年9月24日起實行全網實名制售票、檢票。屆時,游客可通過“又見平遙情境體驗劇”微信官方小程序預訂演出門票。
用電動牙刷做藝術!藝術家李亞非:讓非遺更親民
隨處可見的落葉也能成為藝術品?在上海長寧民間藝術家李亞非的手中,秋天上海馬路上隨處可見的梧桐樹葉,經過清洗、蒸煮、刻繪……變成了一片片精美的葉雕作品。
中巴旅游文化交流活動在巴西伊瓜蘇開幕
中國駐圣保羅副總領事田玉震在開幕晚會上致辭說,今年是中巴建交45周年,中巴關系在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合作成果豐碩。
如何讓非遺“活得久” 傳承人的答案是“闖市場”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的沉淀,是文化的凝聚。在為期四天的第八屆重慶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各種非遺項目閃亮登場,讓觀展市民品嘗了一道別有風味的文化盛宴。
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五道口啟動區亮相
規劃中的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將南起北京北站,北至北五環,經過北下關街道、北太平莊街道、學院路街道、中關村街道、清華園街道、花園路街道、東升鎮7個街鎮。
那只很撩人的故宮“御貓” 也要來文博會
喜歡故宮文創產品的市民注意了!本次文博會上,故宮博物院也將亮相N3館。首次赴渝參加文博會的故宮博物院,帶來了哪些展品呢?
科技“加持”:上海已有千余老建筑“可讀可聽”
打開手機掃一掃建筑外墻或周圍設置的二維碼,該建筑的“前世今生”就躍然于手機屏幕上——游客可以閱讀文字,收聽音頻,觀看實景圖、視頻甚至VR全景導覽。
建德梅城:千年古府,梅開二度
有著近1800年的建縣史、1300多年的州府史。時移世易,梅城由從州而縣,又由縣而鎮,但這個歷經千年風雨的古鎮,它是嚴州文化的根,是嚴州人的鄉愁。
第一家中外合資飯店開業典禮上了新聞聯播
1979年6月7日,時任中國旅游事業管理局副局長的莊炎林簽發了旅游總局送呈國務院的一份報告,里面涉及中外合資合營建一座旅游飯店的方案,因為飯店建在建國門,名字就叫做建國飯
雨花非遺館館長:為非遺文化傳承人打造一個“家”
非遺館的200多名非遺傳承人,大多不供職于任何單位和組織,他們是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和專長為社會提供服務并獲取報酬的自由職業人員。
“國際儒學論壇—哥本哈根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丹麥舉行
“國際儒學論壇—哥本哈根國際學術研討會”25日至2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來自中國、丹麥、芬蘭、美國、印度、英國、德國、法國等國的專家學者與會。